股权激励计划操作指引系列三:什么时候做股权激励及企业上市前进行股权激励情况分析519
发表时间:2020-07-13 09:00 《股权激励计划文件及解析》是百宸律师事务所律师结合自身参与股权激励项目积攒的丰富经验,由律师团队经过长时间分析讨论,将具有普适性的问题归类、斟酌、反复修订最后制定的一套简单易用的文件。本文件可供处于发展阶段的有限责任公司参考借鉴,也有助于公司了解制定股权激励文件相关的法律要素和实操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前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因素(点击此处获取),本文章将为企业解读什么时候做股权激励更合适(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以及企业上市前进行股权激励的情况分析。通过此篇文章,望企业可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使用适合自己的激励模式。 Q:什么时候做股权激励? 很多企业都会问到什么时候做股权激励更合适?激励对象所获得的股权激励价值取决于企业发展情况,因此,只要企业还在发展,那么不论企业处于何种时段,都是可以做股权激励的。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激励模式,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1)初创期 企业发展初期,尤其刚设立的阶段,多数时候现金流紧张,因此股权作为有价值的对价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而对于早期选进来的团队,通常能者多劳,一个人需要承担较多的工作,股权作为身份的象征能有一定的慰劳作用。这个阶段,员工获得股权或期权的数量相对较多,公司在财税上的成本也相对较低。 如果有比较明确的强势发展预期,建议可以尽早规划。尤其有些行业,例如互联网,高科技等公司估值增长较快,早激励的员工能享受到更多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 (2)发展期 企业成长阶段上升势头较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强劲,股权激励对核心人才的激励非常重要,对于大部分发展中企业来说,在这个阶段做股权激励也属于比较好的时机,一方面,企业的股权已经有一定的价值,在未来也能随着企业的扩张获得快速的增长,容易获得员工认可,激励效果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选择激励模式也相对灵活,有一定的资金积累,现金流好的企业也可以考虑除期权、受限股外的虚拟股票等利润分配的方式。 (3)成熟期 企业到这个阶段已经具有较大规模或行业地位,通常准备考虑上市或者已经上市,上市后,员工已经获得的激励股权会有较好的流通性,能更好的变现。很多传统企业通常会选择上市作为一个重要节点事件,上市前制定股权激励。 但这个阶段制定股权激励可能会受制于一些外部因素,例如有较为强势的投资机构或券商,会对股权激励计划的批准、授予甚至计划实施的具体内容提出要求。针对不同上市地,根据上市地相关法律要求,公司也会对可能影响股权结构及财务报表的股权激励方案作出相应的限制或调整。 任何时段制定股权激励都和公司财务状况紧密相关。股权激励是对员工的一种经济利益的补充,可能会涉及到股份支付而影响公司利润高低以及相关税收的处理。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公司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财务状况以及未来上市的可能性及预期时间,提前规划,避免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或影响上市进程。 Q:企业上市前进行股权激励的情况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公司上市前进行股权激励的实际情况,我们逐一检索了2019年全年在上交所、深交所成功上市的全部72家企业的招股说明书及其他公开披露文件【1】,整理统计了在这些公司上市前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况。 从2019年成功上市的72家企业来看,上市前有实施过股权激励的有44家,占比61%;未实施过股权激励的有28家,占比39%。说明上市前实施股权激励已经是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从44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阶段来看,在有限公司阶段即实施的有29家,占比66%,在股份公司阶段才开始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有15家,占比34%。可以看出股权激励的起始时点普遍较早,在有限公司阶段即实施的占多数。也有部分企业,在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阶段都分别进行过股权激励,说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会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多次的激励,与核心员工共享企业发展利益。 注: 【1】该数据仅包含自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成功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不含新三板挂牌公司。 |